咱们聊聊最近电视上播的那些剧,感觉是不是有点怪?按说新剧开播,应该热热闹闹的,可最近的情况是,好几部看着挺大的剧,动静好像没想象中那么大,反倒是之前已经播完的一部剧,热度好像还在那里稳着,压着这些新来的。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让人琢磨,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到底是怎么回事?
就说最近,有朋友注意到,肖战那部叫《藏海传》的剧,虽然都播完了,估计很多观众也通过超前点播啥的看完了结局,但在一些监测电视剧播放情况的数据榜上,比如像“云合”这种专门统计收视、市场份额的平台,它居然还能排在前面,甚至比一些刚刚开播、正在热播的新剧表现还要好。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,也让人好奇,为啥新剧干不过“旧剧”呢?
这里面牵扯到好几部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看过的剧。
先说说张雨绮演的那部叫《绽放的许开心》。听名字就挺生活化的。有看过的人说,这部剧看着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大制作,感觉有点像现在流行的那种短剧风格。不光是画面或者场景,就连演员们的表演状态,有时候也让人觉得跟平时在短剧里看到的感觉差不多。剧情方面,据说也是比较“狗血”,就是那种特别夸张、不怎么贴近现实的情节。不过呢,可能这部剧本身投资就没那么大,演员阵容上除了张雨绮,其他可能也不是那种特别顶流的明星,宣传推广上好像也挺低调的,不像有的剧,刚播几天热搜就铺天盖地。有意思的是,虽然剧本身可能没引起多大轰动,但作为主演的张雨绮,好像挺淡定的,不怎么急,跟有些因为剧没达到预期就急得跳脚的人比起来,心态显得挺平和的。这或许也说明,她的预期本身就比较实在,知道这部剧大概是个什么定位。
再说到另一部,据说让一位挺有名的制片人、编剧于正老师有点着急了。虽然没明说是哪部剧,但结合他最近的情况,很多人都猜到是白鹿主演的那部。于正老师自己都忍不住在网上吐槽,说为了这部剧,该做的宣传推广都做了,特别是在“推流”上,也就是让更多人看到这部剧,真的是“花钱如流水”,砸了不少钱进去。结果呢?他说好像收效不大,在那个“云合”榜单上的数据,市场份额占比一天比一天低了。这钱花了没看到效果,换谁都得急啊。更让人生气的是,剧本身的口碑也没上来。好多网友反映,剧情太简单,甚至有点“低智”,感觉跟十多年前一些剧的水平差不多。还有人专门把这部剧里白鹿的一些表演片段,剪辑出来跟杨幂当年演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时的片段对比,说动作、镜头角度都挺像的,但在演技上,大家觉得差距挺明显。再加上剧里的布景道具,好多人看了都说“一眼假”,看着就不真实,让人很难投入到剧情里去。你想想,看个古代剧,背景假得跟纸板一样,观众怎么相信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呢?所以,大家猜这部剧可能很快就要通过付费提前观看的方式收尾了,想靠它长期占据热门榜单,难度挺大的。于正老师花了大价钱搞宣传,结果剧本身质量不过关,这钱算是打了水漂,能不着急吗?这也说明,现在观众可不好糊弄了,光靠宣传造势不行,剧本身得有料。
还有一部是雷佳音和岳云鹏合作的,叫《长安的荔枝》。这部剧听名字就挺有文化味儿的,而且原文里说,这可是一部“超大制作”,请了不少大家熟悉的实力派演员来演。按理说,雷佳音是拿过视帝的,演技没得说,岳云鹏国民度也高,加上大制作的投入,这部剧应该挺火爆的吧?可现实情况是,它也没达到大家预期的那种火爆程度。为了让剧的热度高起来,原文说连主演雷佳音都天天在网上给剧做宣传,搞什么“云包场”,剧方和平台也在不断增加投入,想办法推这部剧。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花出去了。不过奇怪的是,跟前面那两部相比,这部剧在广告植入方面,数量和时长好像一直保持得不错。这有点让人想不通,剧的数据没那么亮眼,为啥广告商还这么给力?可能是看中了演员阵容或者题材类型,觉得虽然没“爆”,但观众群体比较稳定或者购买力比较强?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:花了那么多钱,请了那么多好演员,结果没达到预期效果,这对于出品方来说,肯定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。
把这三部正在播或者刚播完的新剧,跟那部已经收官但数据依然坚挺的《藏海传》一对比,就能看出点问题了。为啥那些砸钱更多、宣传更猛的新剧,反倒没有一部旧剧有持续的影响力呢?
这其实反映出当前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一个变化。以前可能大家还比较容易被明星阵容、大制作的噱头吸引,或者被铺天盖地的宣传“洗脑”。但现在观众越来越理性了,也看得越来越多,审美提高了。他们更看重剧本身的故事讲得好不好,演员演得真不真实,画面做得精不精良。你花再多钱做宣传,请再大的明星,如果剧情经不起推敲,表演让人出戏,制作粗糙,观众看了几集就会弃剧,数据自然就上不去。那些钱就等于白花了。
就像于正老师遇到的情况,钱花了,但剧本身的硬伤——比如剧情的简单、演技的争议、布景的廉价感——这些东西是宣传盖不住的。观众不是看你花了多少钱搞宣传才追剧的,他们是看剧本身好不好看。雷佳音那部剧也是,虽然是“大制作”,但如果没能抓住观众的心,没能形成口碑传播,光靠演员和平台的努力去“抬”,效果也是有限的。反倒是张雨绮那部剧,可能因为投资小、预期低,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焦虑。
所以说,现在这个市场,光靠钱或者流量已经不太管用了。观众越来越看重“质”,而不是简单粗暴的“量”。那部播完还能排在前面的剧,可能就是在故事、表演或者某个方面做得不错,留住了观众,形成了不错的口碑,所以即使播完了,大家还在讨论,数据还有余温。这是个好事儿,它逼着咱们中国的电视剧行业,不能再靠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去忽悠观众了,得回到讲好故事、演好角色、做好制作这些根本上来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做出让观众喜欢、愿意一直看下去的好剧。
1比10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